猎豹CT7怎么样?国产皮卡推荐一下?
长丰猎豹CT7特点概述如下
自主品牌皮卡车设计巅峰
柴油动力版本动力理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汽油动力版本非常落后
综合性价比足够高
品控水平足够低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长丰猎豹CT7
长丰猎豹汽车的大部分量产车都可以这样评价,分析这一品牌的车辆需要按照这一顺序倒序解析,首先看一看CT7的参数。
1:猎豹CT7有长短轴两个版本,尺寸分别为5310-5585*1835*1785,货箱长度为1.51和1.79米,代步和载货都有合理的版本可以选择。外观设计方面没有什么好挑剔,CT7要比猎豹第一批的CT系列概念车有眼缘的多,车头的设计感有些猎豹系列SUV的味道,也有些曾经陆风X8的视觉感受,总之是有些小硬朗但又不是协调的风格;在自主品牌皮卡车中CT7有很不错的设计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这款车最大马力:136Ps最大扭矩:300N/m
变速箱:***用6挡手动变速箱发动机:***用1.9T L4柴油发动机
车身尺寸:(长)5585mm(宽)1835mm(高)1800mm轴距:3380mm
整体来说动力够用,内饰做工比较一般,不过符合皮卡的定义,
推荐购买长成新款皮卡,炮,不论是外观还是配置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我第一辆车就是猎豹的,现在的猎豹真的不是以前的军工品质了,而且二手车很不好转手,开一年下来亏了一大半。
以前刚开始买就是喜欢这款车,大气,外观好看。
还有就是从猎豹汽车往年发布的年报来看,猎豹汽车这几年都是在亏损运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很有可能会倒闭,到时候车子的售后和保值率完全没有保障。
为何德国二战后不开发虎式系列了?猎豹战车也没有?
二战结束后德国已经不能称之为是一个完整而又独立的国家了,在苏联和英美的扶持下各自成立了一个德国,无论是东德还是西德都都没有独立的坦克生产工厂,原来的坦克工厂都被同盟国所摧毁和没收,德国的坦克技术发展也就此中断。冷战时期的东德军队装备是苏式武器装备,如T-54/55坦克,而西德军队则装备美式武器装备,如M48坦克。不过德国在一些关键的坦克部件上仍旧处于世界前列,如坦克发动机和坦克炮以及火控系统等,这为德国战后坦克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基础。
等到西德开始研发自己的坦克时,纳粹德国二战时期的那些大放异彩的重型坦克和重型坦克歼击车的设计理念已经完全过时了,那一时期的坦克火炮技术发展非常迅猛,而装甲技术则没有明显的长进,基本上都能互相打穿对方的装甲,所以火力和机动性成为坦克发展的首选,装甲防护则放在了次要的位置,西德自然不会沿着注重防御的虎式坦克发展思路继续走下去。事实上没过多久,苏联也全面停止了重型坦克的研发,转而研究火力、防护、机动性更加均衡的主战坦克(属于中型坦克,但是拥有和重型坦克差不多的防护力和火力,机动性也强于重型坦克,重型坦克的优势已经丧失)。
同样对于“猎豹”、“猎虎”这样的坦克歼击车也是这样,随着反坦克导弹和反坦克火箭技术的快速发展,反坦克武器呈现越来越轻型化的趋势,步兵单位的反坦克能力也越来越多样化,单兵携带的重型反坦克导弹和火箭可以在很远的距离摧毁坦克,携带反坦克导弹和无后座力火炮的步兵战车等轻型车辆也具备一定的反坦克能力,这些武器的反坦克能力已经和坦克歼击车不相上下,其造价却远远低于坦克歼击。而且坦克歼击车的出现是为了最大化的利用那些过时的坦克底盘,以代替坦克部分反装甲任务,和平时期显然不需要这种应急的措施。
西德研发的“豹”式坦克和二战时期的“黑豹”坦克没有任何的关系,完全是新设计的坦克,最初的豹1坦克性能并不怎么出众,无法和同时代的苏军T-64和T-72坦克相抗衡。直到研制出豹2坦克才算是重回到世界坦克的巅峰,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坦克之一。
二战德军的坦克装甲车辆凭借其帅气的外形和威力强大的火炮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在二战后却销声匿迹,这是国际局势与坦克发展双重作用的结果。
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和主要发起国,战败后必然会遭受巨大的惩罚。 根据《波茨坦协定》的内容,战后德国不但要被英法美苏四国分区占领更是要将全部武装解除,仅保留少量部队作为防卫部队使用,坦克这种进攻型装备自然是不可能保留下来的。此外在经济方面要消灭德国的战争潜力,禁止军事生产。可以说如果不是东西方阵营关系恶化到冷战程度,东西德就只能保有一只警察部队(东德人民军的前身就是东德人民警察)。对德国的管制从50年代逐渐放宽,东德西德相继成立自己的军队。 而到了西德被放宽开发坦克的时候已经即将迎来60年代了。我们看看这一时期其他国家***用的坦克就会明白虎豹这种二战坦克在顶级装甲力量云集的欧洲大陆上无异于靶车。苏联此时t54家族已经大量服役,t62家族也即将大规模生产,虎王坦克再怎么强大,在115滑膛炮和现代改进100线膛炮年前也是不堪一击。因此,如果继续在虎式,虎王或者豹式坦克底盘上开发新坦克无异于刻舟求剑。在战后十多年里坦克技术飞速发展,重型坦克已是昨日黄花,主战坦克已经走向历史舞台。
战后德国开发的第一款坦克便是大名鼎鼎的豹1。豹1起源于50年代中期的欧洲新型坦克***,参与的国家有法国、意大利和联邦德国。其基本要求是***用大名鼎鼎的L7型105mm坦克炮(对付t54/55和t62)、战斗全重30吨公路最大速度65km每小时(惹不起我还躲不起了)。这一思想的基本思路就是牺牲坦克的防护性能,依靠先进的观瞄系统、火炮和动力来机动阻击苏联坦克洪流。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恢复虎式,豹式的设计是不可能的。
其实二战后德式重坦的思路并没有销声匿迹,而是在另一个欧陆大国流传了很久,那便是法国。战后的法国因为装甲力量开发的迷茫期和鼓舞民族信心的需要,根据缴获的德国坦克和图纸开发出了有"法兰西虎王"之称的AMX M4 1945坦克。交错式负重轮、德式传动和动力。完完全全就是虎王的战后复刻版,但因为德国人的发动机数据掺水实际功率和纸面性能相差太远所以机动性更是惨不忍睹。
二战时期德国的坦克设计思路本身就不科学,遵循的思路是面多加水,水多加面。III号坦克放大成IV号坦克,火力和防护得到加强;IV号坦克放大得到虎式坦克,火力和防护得到加强,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下最终产品就是鼠式坦克这种钢铁废物。因此,战后西德在军工产业被放宽重启坦克设计之时另起炉灶是十分正确的。 虎式,虎王,豹式声名显赫是因为他们精彩的战例和优异的零件设计。但要上升到设计层面,也是不折不扣的失败作品。因此战后就不再开发了。